通过iPhone看上汽的“灵魂”,原来华为的野心真不小

通过iPhone看上汽的“灵魂”,原来华为的野心真不小 文丨58数码 “企业家”的身上,会有仁义道德吗? 美...

通过iPhone看上汽的“灵魂”,原来华为的野心真不小

文丨58数码

“企业家”的身上,会有仁义道德吗?

美国针对华为的限制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记得华为余承东在近期的冬季发布会上曾经说,在过去的三年,我们经历一轮又一轮的制裁与打击,在这种极端的困难时期,有你们的支持,我们抗住了这样的打击……仍然可以正常地发布产品!这一段“深情告白”引得不少人潸然泪下,大家都知道华为在被制裁之后过得很难,但除了买买买之外毫无办法。所以,很多华为的拥护者都把希望寄托于华为自身,希望华为能够坚持下去,继续给他们带来优秀的产品。但是,华为拥护者们的愿景是好的,现实却是骨干的!“华为不造车,只帮车企做好车”,这是华为决定入局智能汽车市场时立下的豪言壮语。入局智能汽车,无疑是一种保留华为自身优势,又可以求得一线生机的好方向,但国内的大车企们对华为“一番好意”却丝毫不领情!甚至,在上汽集团股东大会上,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面对投资者的提问,还公然说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上汽何许人也?上汽,全称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A股市场最大的汽车上市公司。2020年,上汽集团全年销售整车560万辆,连续15年销量保持国内第一!其中,上汽自主品牌销售260万辆,在总销量中占比达到46.4%,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2万辆,海外市场销量为39万辆,实现全面领跑!2020年8月,上汽集团以上一年度1220.714亿美元的合并销售收入,名列《财富》杂志世界500强第52位,已经连续7年进入百强名单,在此次上榜的全球汽车企业中名列第7。所以,以上汽的体量底蕴以及品牌号召力,在此时对华为表示了拒绝,那么相信同行业中的车企们即使是心无顾虑也要思量思量了吧?

“上汽没有灵魂,连躯壳都不是!”,网友在看到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的言论之后做出如此评价。甚至还有网友说,“如果我再买上汽的车,全家吊销国籍!”,网友议论纷纷,但这都没有影响上汽的决绝,而华为入局智能汽车领域的前景在此时亦被蒙上了一层阴影。上汽在想什么?华为该何去何从?这一系列问题困惑了不少人,但是,这些问题并不是所有人都该考虑的!高通便是其中之一!在网友还在议论的时候,美国高通趁机拿下了更多的国内市场,并在2022年2月9日宣布与法拉利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帮助加速法拉利的数字化转型之余成为为法拉利即将推出的法拉利跑车的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而此时的高通,俨然要成为大赢家的节奏!这无疑是让华为入局智能汽车领域的前景在灰暗的基础上再次蒙上了一层阴霾!

或许有人会问,高通又是何许人物?高通,不仅仅是变革了世界连接、计算和沟通的方式的全球领先的无线科技创新者,他还把手机连接到互联网!其基础科技赋能了整个移动生态系统,每一台3G、4G、5G智能手机中都有其相关技术!除此之外,高通还是是全球3G、4G与5G技术研发的领先者,已经向全球多家制造商提供技术使用授权,涉及了世界上所有电信设备和消费电子设备的品牌。而在中国,高通开展业务已逾20年,这些是互联网上对高通的描述,真实与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华为的主业通讯领域中,高通与华为相爱相杀,而在智能汽车领域,高通同样是一个非常强劲的对手!

国内大车企不愿意与华为合作,相关领域中劲敌林立,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第6名,北京时间2022年1月4日凌晨2点45分左右,股价达到了182.88美元,市值第一次站上了三万亿美元的台阶,达成全球首个3万亿市值成就,仅次于美国、中国、日本及德国相当于全球第五大经济体的GDP体量的苹果也表示非常关注自动驾驶!很显然,苹果入局智能汽车领域也只是时间问题,而苹果一旦入局,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中的路途无疑是再添强敌!在种种情形下,我相信已经有不少人在为华为担忧了吧?确实,担忧是必然的!虽然华为入局智能汽车领域的时机较早,但论技术,高通有没有?有,而且非常强劲!法拉利是全球知名的豪车品牌,其旗下的车最便宜的也是200万!是高售价并没有影响其市场强劲的需求的品牌之一!

换言之,高通跟法拉利达成合作,这也就意味着高通的起点就已经比华为高出了一大截!这一大截是什么概念?问界M5是华为原班人马联合赛力斯打造,售价25万-32万,而这个售价或许也就抵法拉利的一个标的价值!当然,这只是个比喻,或有夸张成分,但不影响证明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中的前途堪忧!明白了华为的困境,是不是你的心中更加疑惑了?为什么同时本土品牌,国内的车企为何“见死不救”?为什么不能联合起来对抗外来品牌守护本土行业资源呢?这个问题我同样思索了很久,而经过许久的思索,我认为我似乎已经触摸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他们不是不愿意跟华为合作,而是因为华为的心不够诚!接下来是我的个人观点,正确与否一笑了之!

先让我们看一组数据!据应用程序分析公司SensorTower消息, 2020年全球应用程序消费额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苹果App Store去年收入超过700亿美元。苹果公布截至2021年12月25日的2022财年第一季度业绩显示,得益于强劲的App Store、Apple Music和iCloud订阅销售,苹果第一季度的服务营收为195亿美元,同比增长24%,超过了市场预期的186亿美元。 苹果本月早些时候表示,开发商在2021年全年从App Store获得了约600亿美元的收入。App Store的具体营收苹果没有公开,但是在2019年的资讯中搜索到一条信息,信息称2020年6月16日,苹果在官网宣布App Store于2019年在全球范围内创收5190亿美元(约合33000.6亿元)。

如果这个数字是真实的,那么你应该就能够想通,为什么2020年财富值得总和超过13位数,亚马逊公司首席执行官贝索斯、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Facebook公司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投资巨鳄巴菲特、特斯拉能源公司CEO马斯克、微软前任首席执行官鲍尔默、甲骨文公司联合创始人拉里·埃里森、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以及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的三个子女中除了特斯拉公司和沃尔玛公司是实体行业外,其余全是虚拟网络行业(巴菲特都不属于)的原因!当然,这个原因无需过多关注,而这里需要让大家明白的是,华为余承东当初这个“我认为他们很难在硬件方面与我们竞争,当然,服务将带来现金流和收入,所以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多么正确!有多正确?以上这些人的公司市值加起来1万亿美元,按照苹果2019年的数据为基准,苹果通过App Store只需要2年就可以把这些企业踩在脚下!

相信这组数据足以让你认识到软件在智能领域的重要性吧?那么让我们回到智能汽车上来,要佐证我的华为心不诚这个观点,首先大家要明白智能汽车的价值核心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智能汽车和传统的汽车是不一样的,但是很多人都说不出其中具体的不同。甚至在华为万物互联理念的熏陶下对之产生了不统一的认知!实际上,现在的智能汽车还远未达到预期中的标准,真正的智能汽车发展重点还是自动驾驶!并不是说加个智能座舱或者加个充电孔就OK了的!智能汽车,不只是汽车本身,而是整个交通系统都智能化的汽车。换句话说,智能汽车只是率先跨入智能时代,而交通系统迟早也是需要智能化的。在智能化的交通系统下,人们驾驶智能汽车的时候根本不需要手动持续操作,你可以解放双手双脚,在驾驶位上做别的事情,比如看电视剧或者打游戏。

将汽车赋予智能化,汽车不再是传统的手动操作工具,而是像手机一样的智能终端,可以通过软件下达指令,剩下的都交给汽车自己来,这才是真正的智能汽车!是不是有智能手机的味道了?如此这般,你应该也能够猜想到,未来智能汽车的竞争点跟智能手机类同,用软件生态的粘性来捆绑用户!由老牌科技门户网站中关村在线创立的ZDC数据调研报告中谈及苹果与国产手机的差异是如是说,究其原因,尽管国产品牌都在往高端市场发展,但仍旧没有脱离纯粹堆砌参数的环节,没有找到用户关心的差异化……对苹果来说,用硬实力打基础,用软实力拉开差距,这才是苹果最坚固的“护城河”。iPhone缺乏创新,这在智能手机圈中似乎已经达成共识,但如此这般依然没有改变iPhone非常畅销的现状,为什么?作为十多年的苹果全家桶用户的我也不得不承认,苹果软件生态的粘性确实够强!

软件生态,以及其带来的价值,通过前面的数据以及苹果这个例子,相信大家能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了。那么让我们把视角再次转回智能汽车上来就很容易理解我这个华为心不诚的观点的由来了!传统汽车的主要价值来源是车辆本身,比如一台好的发动机,再比如帅气的外观,这些都是传统车辆的价值来源。但到了智能汽车这里,智能才是它的核心价值,而智能又离不开软件生态,有了生态就有了用户粘性,有了用户粘性就会有价值与收益,而这部分华为在做!包括无人驾驶、智能座舱、车机等等!有分析机构预测,2020年的时候,智能汽车的软件部分达到整车价值的百分之十左右。美国咨询机构IHF预测,到2035年全球智能汽车销量将突破1000万辆。麦肯锡预测2025年智能汽车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9万亿美元,而20年内中国交通面貌或将焕然一新。到2040年,55%的乘客里程将用于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汽车和共享汽车。

很显然,华为帮车企造好车只是个“客套话”,毕竟,如果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布局成功,在如此庞大的市场支撑下,他根本无需造车就可以以主人的姿态俯视一众车企。所以华为的心不仅不诚,还非常大!甚至用野心来形容一点不为过!记得余承东2018年新年致辞中说过这样一句话,“要么不进入,一旦进入一个领域,就要成为该领域的王者!”,回顾华为在智能手机行业中的表现,应了“日防夜防,家贼难防”这句话,这并不是对华为的诋毁,而是中国的“人情世故”不仅你懂我懂,大家应该都懂!这也是中国科技发展历程中的痛点,甚至我认为它是中国发展最大的阻碍!每个企业的管理者都饱读《商业思维》,相互“忽悠”,你认为最后谁会受欺骗?将你的答案以及对“人情世故”的理解,打在评论区!

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