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难过“召回”关?

造车新势力难过“召回”关? 如果我说你的车可能存在缺陷!你信么? 事实上,没有一家车企敢100%肯定自己生产的车完全不存在缺...

造车新势力难过“召回”关?

如果我说你的车可能存在缺陷!你信么?

事实上,没有一家车企敢100%肯定自己生产的车完全不存在缺陷,就算是丰田也不行。这不,丰田又出问题了。12月10日,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消息,包括广汽丰田、天津一汽丰田、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四川一汽丰田有限公司以及长春丰越公司在内的五家企业,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

此次召回计划设涉及丰田和雷克萨斯两大品牌,其中包括凯美瑞、亚洲龙、威兰达、RAV4荣放、雷克萨斯ES200、雷克萨斯ES260等多款畅销车型,共召回车辆高达90多万台。

根据丰田汽车公布的消息,此次大规模召回的主要原因为车辆的发动机废气再循环阀(EGR阀)内部构成件可能会被燃油中较高浓度的氯成分腐蚀,导致阀体作动不畅。可能造成发动机运转不良,极端情况下车辆会在低速行驶中熄火,增加发生碰撞事故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对于解决方法,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消息来看,丰田汽车将会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更换改良后的EGR阀总成,以求消除安全隐患。

这一次丰田大规模召回在市场上并没有引起很大的涟漪。主要的原因是汽车召回早已经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而且涉及的还是汽车巨头丰田汽车。虽然丰田一直有着“开不坏的丰田“之称,但这些年丰田多次的召回早已经让这个称谓有些名不副实。

然而,当召回涉及到特斯拉时,消费者的态度、关注度却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日前,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披露了上海特斯拉发起备案的召回计划。根据计划,特斯拉将召回生产日期在2021年2月4日至2021年10月30日期间的部分国产Model Y电动汽车,共计21599辆。

特斯拉之所以要对Model Y进行召回,主要的原因是车辆的转向节强度不足可能变形或断裂,导致悬架连杆从转向节脱出,影响车辆可控性,增加碰撞风险。至于解决方法,据了解特斯拉将为召回范围内车辆进行免费的前、后转向节进行检查,对强度不符合要求的转向节进行更换,以消除安全隐患。

随着特斯拉这次大规模召回特斯拉Model Y的消息被曝光,一时之间,特斯拉再次卷入质量危机当中,股价甚至一度大跌700亿美元。

翻开两则召回公告,此次特斯拉的召回事件与丰田汽车的召回并无太大的差异,都是因为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从而选择召回。而之所以特斯拉召回引起强烈的争议,主要与特斯拉是新能源车有极大的关系。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此前颇少被提及的召回开始频频出现,甚至一度登上热搜。在我看来,当新能源汽车发展继续深化,召回有可能成为新能源汽车最大的敌人。为何这样说呢?

传统车企召回经验丰富

在分析召回是新能源汽车最大的敌人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何为汽车召回。汽车召回,顾名思义就是按照法定的要求和程序,由缺陷汽车产品制造商进行的消除其产品缺陷的过程,其中包括制造商以有效方式通知销售商、修理商、车主等有关方关于缺陷的具体情况以及消除缺陷的方法等事项,并由制造商组织销售商、修理商等通过修理、更换、退货等具体措施消除其汽车产品缺陷。

可以看到,汽车产品制造商为召回的主要责任人,所以在过去,车企大都“谈召色变“,除了担心大规模召回影响自己的企业形象之外,还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一般来说,只有车辆出现重大安全隐患或者设计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时,车企才不得不进行召回。

不过汽车召回并不是从汽车诞生那一天就存在的,早期汽车厂商为了迎合消费市场,拼命在汽车设计及制造上追求时尚、速度,往往会忽略了安全。虽然当时汽车事故常有发生,但大多数人都把事故的归咎于驾驶速度过快及个人操作不当,基本上不会想到汽车厂商在设计或者制造上存在缺陷。

一直到1959年,一篇题为《买不到的安全车》的文章发布,正式把汽车安全问题揭露给全世界。这个时候消费者以及政府才发现,原来已经大量生产出来的汽车还会存在缺陷。实际上,从卡尔本茨1886年发明世界第一辆汽车以来,虽然汽车工业一直都在发展,但汽车从来就不是一个完美的机器。由于汽车是一个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组成的机器,只要任何一个零部件出现瑕疵,都有可能对汽车的安全性能造成影响。

为了让车企对所出售车辆的质量承担连带的责任,各个政府相继出台了相关的召回法规,例如美国早在1966年就发布了《国家交通及机动车安全法》,其中明确要求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相关厂商、管理部门、管理程序和召回方式,并规定汽车制造商有义务向消费者、管理当局公开发布汽车召回的信息。随着美国开始实现召回政策,日本、英国、法国也紧随其后分别于1969年、1979年和1984年开始了汽车产品召回,而我国则是在2004年,中国国家质检总局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后,正式开始实施汽车产品召回管理。

虽然汽车召回的相关政策已经非常完善了,但无论召回政策如何完善,依然改变不了,汽车发展至今,它仍没有解决缺陷问题,甚至可以说汽车天生就是一个充满缺陷的机器。更可怕的是,有时候你甚至不知道缺陷何时、为何出现。只有当出现质量问题的时候,你才可以采取召回方案进行解决。很难想象一个产品存在着质量问题就可以允许被上市出售。要知道,目前市场大部分被允许上市出售的产品,它们的质量都是有一定的保证的,很少会出现像汽车遮阳大规模召回的案例。以电子产品为例,由于良品率的存在,一般出售的产品都是要良品率达到一定要求才能安排上市,所以一般来说,电子产品很少出现大规模的质量问题。

正是因为质量问题出现的偶然性,所以很多车企都曾为此付出过了极大的代价。例如本文开头的丰田在2009年就曾因加速器存在缺陷,易导致车辆突然加速引发危险而进行了大规模召回。据了解,丰田在2009年在全球范围内发起5起召回,召回车辆总数之和676万辆。为了完成这次召回,丰田为此付出了近20亿美元的代价。像丰田这样大规模的召回的事件,其实还有很多,像通用集团在2010年就曾因刮水器系统存在起火隐患,在全球范围内召回了151万辆汽车。

虽然耗资巨大的大规模召回对通用、丰田等车企也免不了伤筋动骨,但大多数拥有深厚底蕴、资金雄厚的汽车巨头来说还算不上一蹶不振。而且多年来,多次召回也锻炼个各个车企面对召回时的管理、舆论宣传等等问题,所以才会像丰田再次遭遇召回时,消费者的态度比较平淡的原因。

召回是造车新势力的达摩斯之剑 然而造车新势力遇上传统车企习以为常的召回时,似乎一下子变得不适应。虽然传统车企也不怎么愿意面对召回,但经过几十年的教育,传统车企在遇上质量问题时还是比较负责任的,并不会进行推搪。

至于原因,主要与造车新势力的造车底蕴较差,杠压能力低以及资金缺口大有关。拿今年最为热销新势力小鹏为例,今年三季度其营收近60亿元;如果销量其当担P7遭遇大规模召回,那么小鹏汽车此前的一片大好形势将会化为乌有。相比之下,向前文提及的丰田汽车,此次涉及召回高达90台,按照召回更换的EGR阀价格以500元计算,那么丰田至少需要花费4.5亿来完成这次召回,这对于二季度收入677亿美元的丰田来说虽然有所影响,但明显不止于伤筋动骨。

更进一步说,一旦遇上大规模召回,对目前发展形势还算可以的一些造车新势力车企来说,就是噩运,有破产之禹,所以就算是行业巨头特斯拉在面对大规模召回时,也不愿意主动承担责任。在此次大规模召回Model Y时,特拉斯就把锅甩给了供应商拓普集团,并指责拓普集团所供应的产品质量不过关。

虽然特斯拉否认了这一次召回与质量有关,甚至把锅甩给了供应商,但是市场对特斯拉的解释并不满意。在特斯拉公布大规模召回后,特斯拉的股价一度大跌700亿美元就是明证。而拓普集团作为本次召回事件的配角,股价也受牵连大跌10%。

无论特斯拉是否把锅甩给供应商,按照目前的召回政策,特斯拉都是第一责任人,所以它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在特斯拉甩锅之后,其供应商拓普集团也迅速出来解释,以求撇清责任。

12月5日,拓普集团正式发布公告称,本次涉及召回的Model Y电动汽车配套的转向节只配套Model Y车型,且存在缺陷的概率约为0.2%-1.0%。对于本次Model Y的大规模召回,以目前各方都不想担责的态度来看,可能最后又会变成无头公案。

事实上,甩锅供应商并不能解决问题,而且从过往的经历来看,一旦供应商躺平,受累最大的还是车企。曾经的高田公司就是最好的明证。成立于 1933 年的高田公司曾是世界三大安全气囊供应商,其市场份额曾一度高达20%。从 2000 年开始,关于高田气囊采用硝酸铵化学物质制造安全气囊增压泵而导致的安全隐患就已经出现苗头——这种物质长时间处于潮湿或炎热环境容易变得不稳定,这会导致安全气囊在弹出时力量过大,甚至飞溅出金属碎片来伤害车内的人。

然而,虽然高田气囊导致了多人死亡,但高田公司一直到2015 年才第一次公开承认安全隐患,并承诺配合进行全球范围的召回。高田气囊明面上承诺了配合召回,不过其最终因为天价的赔偿和刑事罚款不得不宣告破产。高田公司破产了,然而高田气囊对汽车行业造成的影响却仍在继续。数据显示,高田气囊缺陷涉及到的国内汽车品牌和车型范围非常广,共涉及37家汽车生产者,涉及车辆2000余万辆。时至今日,高田气囊的影响还在继续,例如在今天1月初,福特汽车就宣布因高田安全气囊充气泵存在缺陷,共计召回300万辆老款汽车,这次召回给福特造成了约6.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9.4亿元)损失。

可以看到甩锅是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的,甚至有可能因不召回而导致车企的形象大跌,这对目前竞争激烈的新能源车企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而且一旦卷入大规模召回,这对本来资金压力就非常大的造车新势力明显是雪上加霜,所以这也是特斯拉在发出召回的时第一时间甩锅供应商的原因。

实际上,耗时耗力耗钱的大规模召回对造车新势力算是一次大考的话,因质量问题导致停产将是本来就根基不稳的造车新势力致命一击。

众所周知,大多数的造车新势力入局造车都是通过一两款车型试水的,虽然这样做法相对来说更保险一些,但也容易暴露问题,那就是抗击打能力差。一旦其中一款热销车型因质量问题整改的话,这将有可能导致造车新势力直接停摆。

这不是危言耸听。本来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发展的时间就比较短,一些未知的风险甚至至今还没爆发。例如电池作为新能源车的核心,这几年一直在高速发展,不过关于自燃问题却从没停止过争议,此前通用汽车宣布,由于高压电池组存在着火风险将召回超过15万辆Bolt。

作为一款纯电SUV车型,早早就推出市场的雪佛兰Bolt凭着低廉的售价跟超高的实用性,在美国非常受欢迎,然而Bolt因这一次大规模召回,不仅让通用花费超过18亿美元来更换电池模块,甚至有可能让这款曾经热销的车型停产。据媒体报道,通用集团在12月20日表示,将延长密歇根Orion装配厂的停工时间,直至明年2月底,而此前通用已经两次延期生产Bolt了。如果这次停产没有办法彻底解决问题,不排除通用会直接停产Bolt,转而开发新车型。

Bolt的大规模召回甚至停产对通用这样的巨头来说都免不了伤筋动骨,不过众多车型在售的通用集团明显不会因为Bolt停产而直接破产,不过这对于前期只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造车新势力来说却是难以承受之痛。

毫无疑问,一直说颠覆内燃机的新能源汽车并不能解决召回,甚至有可能因召回而直接停摆。很早之前,李斌曾说,“没有两百亿不要造车”,告诫打算入局造车的人掂量一下自己的实力,不过最近他改口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没有400亿不要造车”,我想在经过几年的造车经历后,李斌应该意识到不仅造车需要花大钱,召回也很花钱,所以才会说出“没有400亿不要造车”的说法。

总结:造车是一件耗资巨大的赛道,所以在新能源时代之前,造车大多数时候都是传统的几家豪强圈子里的争斗,不过随着新能源的风口到来,比内燃机简化了很多的新能源车一下子让造车变得简单起来,于是大量的造车新势力纷纷入场。然而造车不仅仅是造车,车企不仅需要承担最基本的售后,还需要承担所生产的车型安全责任,这是很多造车新势力从没面对过的领域。

过去的种种迹象表面,汽车并不是一个成熟的产品,它出问题的几率并不以车企的实力为转移。一旦出问题涉及召回,就算是行业巨头,也得面对。对于入局造车,相信很多有志之士仍在跃跃欲试,在此给各位一个提醒,入局之前是否准备好面对以后有可能来到的大规模召回,如果没有准备好的话,先去准备钱吧。不多,200亿就够了,李斌说的。

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