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的家世:马斯克加速抢滩!一文了解脑机接口

人类用大脑控制设备的想法已经持续了数十年。然而,直到最近几年,脑机接口才开始显示出实际的潜力。

一位下身瘫痪的退役士兵,意外加入科学实验,通过头戴设备,用意念操控人造的混血生物,代替他完成各种行动。这是2009年上映的科幻电影《阿凡达》为我们描绘的场景,而这种看似天马行空的桥段,正从银幕走向现实,实现这种现象的技术便是脑机接口。

在介绍脑机接口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人类大脑。

大脑,是人类体内结构和功能最复杂的组织,同时也是精巧和完善的信息处理系统。

其中大脑皮层作为控制和调节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分为精神功能区、视觉区、听觉区、机体感觉区、语言区等五个功能区域,主导机体内一切活动过程,并调节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平衡。也就是说,不同类型的脑机接口需要获取不同功能区域的大脑皮质层发出的信号。

什么是脑机接口?

脑机接口的实现方式就是通过信号采集设备从大脑皮层采集脑电信号、读取至计算机、分析和提取其中携带的特征信息,然后对信号进行预处理,提取特征信号,再利用这些特征进行模式识别,最后转化为控制外部设备的具体指令,实现对外部设备的控制。

实际上,脑机接口这一概念早在1973年就已经提出,但由于当时技术的限制,彼时的脑机接口更多地还是处于科学幻想阶段。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神经生物学、传感器等技术的进步,脑机接口迎来新突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目前,脑机接口的落地场景主要在医疗、娱乐、教育等领域,具体来看:
在医疗领域,用于运动控制的脑机接口系统记录与思维、感知和运动意图相关的神经活动,将脑信号解码为用于输出设备的命令,并通过输出设备执行用户的预期动作。用于感觉增强的脑机接口系统将环境刺激转换为中枢神经系统可解释的神经信号。

这两种类型的系统都有可能通过促进用户与环境的交互来减少残疾。脑机接口技术被用于康复环境中,既可作为神经假体来替代失去的功能,也可作为旨在加速神经恢复的潜在可塑性增强治疗工具。受益于运动和体感脑机接口系统的人群包括脊髓损伤、运动神经元疾病、肢体截肢和中风患者。

在娱乐领域,当脑机接口技术发展成熟后,使用者将无需佩戴任何AR或VR等体外成像设备,而是在脑部植入一颗芯片,通过模拟神经信号接入虚拟世界,就可以获得逼真的体验。

此外,有投资机构预测,脑机接口或将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技术脑机接口,也将成为元宇宙的终极接入方式。

在教育领域,脑机接口将有助于缓解师资紧缺的问题,可以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延伸,增强学习体验感。同时脑机接口可以通过测量脑信号、控制脑信号,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等。

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